搜索

【食品安全】 谌爱东委员:推动国际合作,防范农业生物安全风险

头像
2020-05-29 10:33 / 131浏览 / ©中国食品报网
关注

本报讯 (记者罗晨)“积极防范农业生物安全风险,需要长期、稳定而持续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与条件,特别是多边合作。”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谌爱东说。为此,他今年带来了强化国际合作、积极有效防范农业生物安全风险的建议。

农业生物安全属于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持续有效防控跨境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有害生物,需要依托国际合作,开展多边跨境合作监测预警与联防联控,把跨境入侵我国的农业重大有害生物抵御于国门之外,并推进完善我国农业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升农业生物安全防控的治理能力与水平。

事实上,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现象。有关专家表示,入侵物种可能对当地的种植业、畜牧业、仓储业、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

谌爱东介绍,目前防范农业生物安全风险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有:国际合作项目得不到持续稳定支持,多为应急性、竞争性和阶段性项目;项目经费不能跨境使用,使项目难以在境外落地实施与开展;已有的国家与省级的国际合作机制与平台不能充分适应国际合作和开展相应工作的需要等。

他建议,将农业生物安全国际合作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持续稳定地加大对跨境农业有害生物防控的国际合作的支持力度;依托已搭建并合作良好的国际合作平台,积极支持其与境外持续开展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的信息互换、项目合作、人才交流,进一步完善平台的职能建设;强化对跨境农业国际合作项目和工作的长期性、稳定性的支持,创新运行保障机制。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国际合作机制与平台,积极与境外相关国家开展双边或多边合作,构建国际合作性的农业重大病、虫、草害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把我国重大危险性和有害生物防控的前沿阵地延伸到境外;充分积极发挥我国在区域合作中的领导地位与作用,采取更加灵活的经费管理与运行制度,使项目真正走得出去,落得下来,稳定地建立我国与境外合作的区域联合监测点、联合实验室和联合防控示范区。

作者:佚名

本站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昊图食品网之意见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