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西金秀:小小泥鳅游活瑶山稻田

头像
2020-06-24 10:37 / 216浏览 / ©中国食品报网
关注

本报讯 “前几年的这个时候,总是算着卖点谷子能赚多少钱,够不够两个女儿下学期的学费,哪里想到会靠这小小的泥鳅摘掉贫困的帽子!”6月21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三角乡甲江村新村屯,脱贫户陈柳宇走在映着晨曦波光粼粼的水稻田边,看着泥鳅“欢腾”的稻田对记者说道。

在稻田里养殖泥鳅,是金秀瑶族自治县三角乡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出的一个既保农田又促农增收的生态种养新模式。“在没有推广稻田里养泥鳅之前,因为种田收入不高的原因,村里很多人都不愿意种田,导致稻田大面积丢荒,实在太可惜了。”回忆前几年的时光,甲江村党支部书记盘秀萍感叹道。

为保护和充分利用基本农田,在该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角乡完善了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采取了“基地+养殖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养殖,成功建立了甲江村“百亩稻田养殖泥鳅”示范基地。通过几年的推广和技术培训,加入“稻田养鳅”的农户越来越多,并辐射到周边的江燕村群众。“稻田养鳅”项目的成功,为该县精准扶贫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2020年,该县免费为三角乡群众提供泥鳅苗共825斤,约660000尾,共发展生态泥鳅养殖140.78多亩,涉及农户85户285人,其中贫困户29户87人。

在稻田里放养泥鳅,不仅具有松土、透气等作用,其粪便还能为水稻提供肥料,利于其生长,水稻也为泥鳅提供了栖息、遮阴、食物等生长环境。如今在基地养殖的生态泥鳅鱼苗,品种生长较快,3个月可出售,每批产量可达300到500斤一亩,按泥鳅市价25元/斤估算,单项每亩收入可达7500元到12500元。同时,新模式下种植的稻米更生态、更环保,售价可高于普通稻米。

自2016年以来,三角乡抢抓机遇,成功举办了三届“泥鳅旅游节”,不断提升乡村生态民俗文化品牌,推动发展全县民俗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覃日仕  蒋俊  廖晨言)

责任编辑: 朱美乔  审核:郑莹

作者:佚名

本站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昊图食品网之意见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