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南大荒”变“稻蟹乡”——资源枯竭型城市盘锦的乡村振兴之路

头像
2020-08-04 15:58 / 211浏览 / ©新华网
关注

当年的“南大荒”,如今的“南大仓”;昔日的盐碱地,现在的“稻蟹乡”。资源枯竭型城市辽宁盘锦,在全力推进城市转型的同时,乡村振兴之路走得蹄疾步稳。

盛夏的盘锦,乡村宛若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160万余亩的水稻田如铺展开来的绿毯,红色的碱蓬草为绵延的海岸线抹上“腮红”,黛瓦白墙的民居,碧波浩渺的辽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映入眼帘的这幅美丽画卷,映射出“南大仓”里的小康故事。

这是盘锦市大洼区大堡子村局部(7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稻蟹乡”里说丰年

骄阳似火,稻田里天光水影,万物生辉。

田埂边,一只只纽扣大小的螃蟹吐着泡泡。盘山县胡家镇农民张海涛穿着雨靴,在稻田里查看水稻和河蟹长势。听到脚步声响,小螃蟹们“哧溜”一声,躲进稻田深处。

盘锦市盘山县胡家镇农民张海涛走在自家的稻蟹水田里,查看水稻和河蟹长势(7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今年水稻长得不错,河蟹也没啥毛病,就等着秋收啦!”张海涛的眼中充满了自信与期盼。

49岁的张海涛种植了300亩稻蟹田,水稻田里养殖螃蟹,种稻养蟹两不误。“水稻亩产1300斤左右,河蟹亩产30至50斤,一亩地的收益达到3000元左右。”张海涛介绍说。这个种了近30年稻蟹田的农民,如今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公司,除了销售自己田里生产的大米、螃蟹,还大量收购十里八村村民们的产品,统一加工、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

这是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稻蟹共生实验田里纽扣般大小的河蟹。这批河蟹将在当年秋季和第二年秋季迎来收获(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回忆起年轻时生活的场景,张海涛感慨万千:“那时生活太困难了,我和媳妇靠仅有的150元钱在市场上从贩鱼干起,和现在比,一个在泥里,一个在天上!”

从1984年建市至今,36年的光阴见证了盘锦这座城市的兴起和巨变。盘锦因油而建、因油而兴,也因此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土地盐碱含量高,这里曾是全国闻名的“南大荒”。多年来,当地通过排盐降碱、改土培肥等修复措施,使盐碱地逐步成为高产良田。

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展示稻蟹共生实验田里纽扣般大小的河蟹。这批河蟹将在当年秋季和第二年秋季迎来收获(7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在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企业负责人李晓东正带领他的科研团队进行科技攻关。55岁的李晓东是盘锦稻田养蟹模式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30多年来,他的科研团队突破了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河蟹土池生态育苗等技术难关,开创了“公司+农户+基地+服务站”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当地上万名农户致富增收。

这是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标本分析(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在公司展示厅里,李晓东向记者讲解着稻田养蟹的好处:河蟹在稻田除草、松土、捉虫,排泄物成为水稻的肥料,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摄食、栖息的条件,并节约了养殖水面。

如今,这项技术在全国已推广普及开来,种养面积超千万亩,累计为农民增收超过500亿元。

这是盘锦市大洼区大堡子村的稻蟹水田(7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咱盘锦过去被人说成是‘南大荒’,时代变了,科技创新加苦干实干,南大荒也完全可以变成‘南大仓’!”李晓东感慨地说。

目前,盘锦水稻种植面积已有160万余亩,全是盐碱地改良而成。河蟹养殖面积170.5万亩,河蟹年产量7.5万吨。

这是盘锦市盘山县胡家镇农民张海涛的稻蟹水田(7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盘锦大米和盘锦河蟹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盘锦还是‘中国生态稻米之乡’‘中国北方粮食城’‘中国河蟹第一市’……”说起盘锦的农业、农村、农民,盘锦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昕无比自豪。

好山水留住美丽乡愁

“遇·稻”咖啡馆,音乐舒缓,灯光柔和,服务生李晓舒正在为客人冲调咖啡。窗外瓜果飘香,蝉鸣阵阵,让这间开在盘锦市大洼区荣兴村稻作人家民俗村里的咖啡馆,多了一分祥和。

这是盘锦市大洼区荣兴村稻作人家民俗村里的民宿餐厅(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这是盘锦市大洼区荣兴村稻作人家民俗村里的民宿内部(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我原来在市区一家咖啡馆工作。”李晓舒向记者讲起他的故事,“不过,我更喜欢乡村的安静,这里离市区不远,收入也不错。两年前,我和爱人商议好,一起来村里工作。”

稻作人家民俗村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安置当地上百名村民上岗就业,2018年,获批为3A级国家旅游景区;今年7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荣兴村榜上有名。

这是盘锦市大洼区荣兴村稻作人家民俗村荣兴博物馆里展出的早年水稻耕种工具(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像荣兴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在盘锦还有很多。暑期来临,盘锦市大洼区新立镇杨家村越发热闹起来。城里来的游客有的在菜园子里采摘新鲜蔬菜,有的拿出手机对着村民们的屋舍田园拍个不停。送走一拨客人,村民张桂文对记者说:“原先村里脏乱差,村里人都想办法搬出去。这几年村里环境变好了,天南海北的游客把咱这当成了旅游景点。”

近年来,盘锦市以“改善农村环境,建设宜居乡村”为核心,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同步推进绿化、畅通、碧水等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增速,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是盘锦市大洼区大堡子村的村路(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美丽乡村建设让盘锦实现从富起来到美起来,也为当地全域旅游拓宽了发展空间。2019年,全市乡村民宿达到2000多间、床位8000多张,“民宿+N”产业模式逐步壮大,石庙子村、大堡子村、得胜村被评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杨家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南锅村、得胜村、石庙子村等10个村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赵圈河镇、胡家镇被评为国家特色小镇,省级美丽示范村数量达到41个。

这是盘锦市大洼区大堡子村的全貌(7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鼓足奋斗的干劲和精气神

这是盘锦市大洼区大堡子村村民在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跳舞(7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晚6点20分,57岁的村民刘元玲带着舞蹈服来到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音乐准时响起,刘元玲和其他村民们换上服装,踏着节拍,跳起广场舞。

400多平方米的广场上热闹非凡。30多人的广场舞队伍舞姿翩翩,旁边两个篮球架下,少年们挥洒着汗水运球如飞,大树下乘凉的村民三三两两,推着零食饮料的小贩也来凑热闹……盘锦市大洼区大堡子村的夏夜就这样开始了。

这是盘锦市大洼区大堡子村的5G基站(7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大堡子村不仅有城里常见的广场舞、超市、浴池,还有5G网络、新能源车充电桩、村镇银行……城里人的便利和时髦,大堡子村几乎都有了。

民居鳞次栉比,村路曲径通幽。穿过一片稻田,看到25岁的郭佳明正在自家的蔬菜种植大棚里调试5G设备。这种远程监控病虫害和土壤温湿度的设备已成为他不可或缺的帮手。今年以来,他还试水“直播带货”,成功销出几万斤碱地柿子。

盘锦市大洼区的郭佳明在自家的蔬菜种植大棚里调试设备(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这个201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的年轻人,在外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回村创业,不仅研究改良了碱地西红柿种植技术,还带动100余户菜农搞起了合作社,建设种植了150个温室大棚,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合作社成员年增收500多万元。“我觉得我的事业应该在农村。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很完备,新技术也有用武之地,靠科技种田,可以带动乡亲们致富,这样农村才更有希望。”郭佳明说。

作为辽宁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市和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市,盘锦市从2014年开始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市农村新建黑色路面4300公里;取缔院外旱厕,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村24小时供水覆盖率达到100%;引导具备实力的燃气企业在农村推进燃气工程,确保燃气管网覆盖率达到100%。

“如今,不少城里人想来咱村里住,没想到咱农民也会过上让城里人羡慕的生活!”大堡子村村支书罗迪骄傲地说,未来村里还要打造现代农村拍摄基地和网红培育基地。

“让乡村美起来,让乡亲们富起来,是盘锦城市转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未来,乡亲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盘锦市委书记付忠伟说。


作者:佚名

本站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昊图食品网之意见及观点。